急人之困的成语故事


急人之困

拼音jí rén zhī kùn

基本解释急:解急;救难。解救别人的困难。也作“急人之急”、“急人之难”、“急人之危”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公子列传》:“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,以公子之高义,为能急人之困。”


急人之困的典故

战国时期,秦昭王率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,威胁其他诸侯不能援赵。魏王派晋鄙率军10万驻守边境,赵国平原君赵胜向妻弟信陵君公子无忌求救,信陵君急人之困,从魏王那里偷取兵符,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兵权,出兵解了赵国之围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急人之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离经辨志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一年视离经辨志,三年视敬业乐群,五年视博习亲师,七年视论学取友,谓之小成。”
顺口溜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间有些顶门杠!”
仰屋著书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
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
角巾素服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
敷衍了事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,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,好像我们敷衍了事,不肯出力似的。”
扶摇直上 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”
粗服乱头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仪,脱冠冕,粗服乱头皆好。时人以为玉人。”